「歷史告訴我們,其實人會被騙,往往不是因為他笨,是因為他貪。」
晉獻公滅虞國和虢國,因為虞國的貪,讓路給晉去滅了虢國,順路也滅了虞國。
即是所謂的唇亡齒寒。
「吾媵臣百里奚在焉,請以五股羊皮贖之。」
秦繆公靠著殺價藝術,得到了百里奚老爺爺,後來得意忘形,不聽勸偷襲鄭國,
讓情感慾望凌駕於理智上的結果,就是秦軍被躺在棺材裡的晉文公一舉消滅。
《易經》 亢龍有悔:「知進不知退,知存而不知亡,知得而不知喪。」
就算你是龍,這樣做都會有悔。
雖然秦軍全軍覆沒,三位大將被活捉,但秦繆公又用了相同的殺價藝術,將他們三人從晉文公手上給騙了回來。
呂世浩老師說:計策不在新舊,有用就好,只要對手夠笨,還是會上當。
讀了這些歷史,對我而也是很零碎的,晉文公在外流亡19年,到各個國家沒有受到好的待遇,只有楚國款待他,楚成王便問他,要是晉文公回國成功取得王位,晉文公要怎麼回報楚國呢? (退避三舍的典故)一個人能忍19年,忍到死,都要利用他的死來挖洞給秦繆公跳,秦繆公可還是幫助他回到晉國的人,又是他的岳父。剛剛查了一下,原來介之推割股奉君,這位君,即是當年的公子重耳,也就是晉文公。(我薄弱的歷史知識終於有點串聯起來了。)
回到秦繆公,他從晉襄公手上救回(騙?)三名大將,讓我很佩服的是他承認錯誤的勇氣,他穿著喪服到城外迎接三人,哭著說都是他的錯,才讓三人遭受到這樣的侮辱,拜託他們幫秦繆公洗刷這次戰敗的恥辱。
高高在上的上位者這樣子做,是多麼了不起阿!於是乎忍了三年,終於打敗晉國,接下來他做的事情才真的讓我讚嘆。一直記得呂世浩老師前一本書《秦始皇》裡說過,一個人的本性如何,要看它成功之後第一件做的事。不是舉國歡騰狂歡慶祝,而是到了當年戰敗,全軍覆過的地方去,為那些曝屍荒野的秦國將士們舉辦喪禮,大哭三日。喪禮之後,在眾人前宣示,便是尚書裡的一篇:秦誓。 其中「若有一個臣,斷斷兮,無他技。其心休休焉,其如有容焉。人之有技,若己有之。人之彥聖,其心好之,不啻若自出其口,實能容之。以能保我子孫黎民,尚亦有利哉」指的便是百里奚。
他深深追悔當年不聽勸,才會鑄成大錯,正所謂知錯能改,善莫大焉!
不只是認錯,還要讓後代子子孫孫都記得他犯下什麼錯。
這就是春秋霸主!
觀光,語出易經「觀國之光」,到國外去,是要觀察他國的長處。
《論語》 子曰:視其所以,觀其所由、察其所安,人焉廋哉!人焉廋哉!
觀察一個人的時候,可以先看他目前所做的事,接著再擴大觀看他所經歷過的事,最後再看他辦完事後,心裡安住的情形。如果能這樣周遍、仔細地觀察,一個人的真面目,哪裡藏得住啊!哪裡藏得住啊!
要成功,就不能讓情感凌駕在理智之上。雖是老生常談,卻是本書給我最大的啟示。
昨晚和朋友聊著工作的事情,有個愛搶功卻不做事的主管,為何不和他攤開來說呢?若以我的個性,黑白分明,看不慣這樣的作風,一定是不客氣地抨擊!但朋友說了他一忍再忍的理由:我們是晚輩,如果檯面上講開了,撕破臉了,便是我的不成熟。是為了顧全大局。還好有個理解他的老闆,所以他才能以大局為重,忍!
這不也是呂老師在《秦始皇》書中提到的,圯上老人教給張良的「忍」嗎?
要不就不忍,離開;要不就忍到底!
《秦始皇》、《帝國崛起》這兩本是這些年來讀的書中,最撼動我心的,相識恨晚阿!(書也沒那麼早發行就是了。)前些天在書架上看見他的第三本著作《敵我之間》,毫不猶豫買回家!才兩三百塊,就能買到一個人的人生經驗與智慧,更何況書中記載的還是中國文化幾千年來的智慧結晶,書中自有黃金屋不正是如此嗎?
登高必自卑,行遠必自邇。深深感受到自己的渺小,所以求知若渴。
不斷的反省、不斷的修正,茍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,感謝砥礪我的一切。
不斷的反省、不斷的修正,茍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,感謝砥礪我的一切。